云山翠嶂万里路 蓄力振翮再出发 ——吴中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学期末校本培训活动
2021年新年伊始,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素养与教学能力,助推教师综合发展,全面提升学校软实力,吴中区综合实践学校利用学期末共组织了5次校本培训活动。
1月5日和12上午,两个半天,全体教师听取了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苏州市政协文史委原主任叶正亭先生《吴文化漫谈》和《稻米文化四季风俗》的讲座。叶主席给我们讲述了吴文化的起源、历史变迁、苏州文化的特点和四季的稻米文化。他告诉我们:江南文化是鱼的文化,稻的文化,水的文化。吴文化不是空对空,吴文化、江南文化在苏州可以具象为四句话:声化成昆曲评弹、硬化成园林建筑、艺化成苏作苏工、软化成四季风俗。叶主席的讲座不仅让所有老师对吴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青年教师编写《水稻一生》课程打开了思路。
1月12日下午,全体教师听取了复旦大学王大龙副教授《易明文化之“宁静致远”在情绪管控中的应用》的讲座。王教授给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易明文化?易明文化对情绪管控的作用。他提出“能力提升6要素”和“挖掘行为动机6大论”,他告诉我们要学会有效的倾听、要不断的用行为动作给与学生更多的关爱。王教授言传身教,让老师们在今后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开辟了新窗,为教学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借鉴。
1月18日下午,全体教师聆听了浙江义乌综合实践基地的王先佳主任题为《劳动教育基地建设关键要素》的讲座。王主任用实例介绍了义乌基地劳动教育的开展情况,并提出劳动教育基地建设的8大要素。他告诉我们,劳动教育的开展要以国家和当地政策为导向,以课程为依托,通过科学评价方式,来达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王主任的讲座,让老师们对劳动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为本校劳动课程的研发点亮了一盏明灯。
1月19上午,全体教师听取了华东师范大学萧坤副教授《体验式场景在团体辅导中的应用》的讲座。萧教授首先介绍什么是体验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在团队活动中的运用。他告诉我们,在学生的个人成长中,我们要帮助学生规划未来成长的方向,树立目标。在教学中,用体验式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每天都充满能量,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萧教授用真实感人的案例,告诉我们如何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给老师们在管理学生时开辟了新的道路。
“云山翠嶂万里路,蓄力振翮再出发”,此次培训为全体老师送上了一份精神营养大餐,通过理论学习和体验式参与,为校本教材的编写增添了文化的元素,为老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供稿:教务处 刘浩)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