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寻古韵 田园探春趣
水乡寻古韵 田园探春趣
春日的苏州,粉墙黛瓦映碧波,桃红柳绿缀田园。来自吴中区临湖第一中心小学、吴中区临湖第一中心小学黄垆校区、吴中区藏书实验小学、吴中区藏书实验小学砚溪校区、吴中区西山实验学校、苏州香雪海小学、苏州太湖国家度假区太湖湾实验小学的四年级的孩子们踏上一场穿越时空的研学之旅,在千年运河畔对话历史,于缤纷农场里触摸春天,以童真的眼睛解码江南文化的基因,用协作的汗水浇灌成长的绿芽。
盘门:解码千年城垣的智慧研学导师以“水陆城门防御系统”为线索,揭秘古人如何利用运河与城墙构建立体防线,在研学导师的引导下,发现了盘门“水陆并联”的独特构造。
“大家看,这座桥的桥洞像不像一弯新月?”随着游船缓缓驶近吴门桥,孩子们兴奋的叫了起来。通过研学导师的讲解,了解“城河共生”的江南城市发展逻辑,懂得古运河对古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它也见证了古代姑苏到现在苏州城市发展的历史。在盘门景区同学们还欣赏了苏州评弹,琵琶弦动如雨落青石,三弦铮鸣似风过回廊。评弹老师演示吴语九声六调,孩子们跟着学唱《太湖美》,稚嫩的吴侬软语引得满堂喝彩。
现代农业大棚里,一场“谁采的水果甜的比赛”热火朝天。孩子们认真观察现代农业无土栽培技术,了解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从哪里供给,了解为什么春天番茄和草莓就能结果。通过观察,揭秘温室的作用与其顶部的智能补光系统的作用,了解现代农业技术,在幼小的心里种下一颗科技的种子。
孩子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完成“火场救援”演练。当水枪喷出的彩虹划过天际,老师现场解密:“这是水滴把阳光分解成七色光!”水雾中的小身影们雀跃着背起知识点:“色散现象——波长不同折射率不同!”
哐当哐当的小火车载着欢声笑语驶入油菜花海。孩子们闭眼聆听风拂花浪的沙沙声,用嗅觉盲盒收集紫云英、二月兰的香气。
拓展训练通过两个活动,不仅考验了孩子们的体力,更锻炼了孩子们的体魄,树立和培养了孩子们的团队意识,经过汗水浇灌的团队更加具有凝聚力。
在林屋洞的探索过程中,导游向同学们介绍了喀斯特地貌的概念。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沉淀,侵蚀、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而林屋洞就是典型的喀斯特溶洞景观。在林屋洞,同学们观察到了石芽、石堑等喀斯特地貌特征,进一步理解了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机制和特点。
此次林屋洞景区研学活动,同学们通过亲身实践,将课堂知识与实地观察相结合,不仅学到了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更激发了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热爱。相信这次研学活动,会在同学们的心中种下一颗热爱自然、探索未知的种子,伴随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不断成长。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